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卓尔公司的建立,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是清华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为体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立足清华

卓尔教育于 2003 年6月由清华大学创立,多年来作为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培训业务的具体实施机构。2021年划转成为清华大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员企业慕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聚焦国际化教育项目运营和高质量教育服务。

放眼世界

放眼世界,卓尔教育始终致力于提供全球最前沿的学习资源。我们与世界著名学府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整合了全球领先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 我们倡导兼容并蓄,借鉴西方重视思辨、理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做法,以“开放思想”推动创新。

服务中国

卓尔教育立足本土、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培训模式和内容,为中国教育发展和经济转型贡献力量!以丰富的案例与知识库、深入的业界联系为支撑,现已累计为 300+ 家中外机构、20000+ 名学员提供培训,开课时间超过 5000 天,开设课程超过 200 门。

探赜索隐 洞明新知 | 创新博士项目2025级新生开启研究新篇

秋意正浓,学术殿堂巍然。11月13日下午,创新博士项目(Executive PhD/DBA in Innovation)2025级开学典礼在新清华学堂国际交流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典礼汇聚了来自中意两校的学术领袖、项目导师与全体新生,共同见证新一届博士生学术旅程的正式启航。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创新博士项目中方学术主任李纪珍教授;米兰理工大学GSoM管理学院国际事务院长,管理、经济与工业工程系Sergio Terzi教授;米兰理工大学管理、经济与工业工程系博士学院主任Michela Arnaboldi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创新博士项目中方学术主任陆瑶教授;米兰理工大学管理、经济与工业工程系全职教授、创新博士项目意方学术主任Marco Macchi教授等嘉宾共同出席典礼。典礼由创新博士项目中方项目主任、清华大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清兰融合总经理、卓尔教育董事长张英俊主持。

李纪珍教授在开幕致辞中首先对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项目前三期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指出,2025级新生的启航不仅是一场开学典礼,更是一次关于“持续创新与共同成长”的再出发。“创新博士项目的核心价值,正是以科研的理性探索世界,又以人文的温度理解世界。”李纪珍教授强调,项目所构建的跨学科、跨文化、跨产业培养体系,旨在培养学员在不确定中发现方向、在复杂中寻找秩序的“跨界智慧”。他勉励新生成为中意两校创新合作的“新火种”,珍惜每一次思想碰撞,以沉潜深耕的治学态度,在探索中保持热爱,在研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Sergio Terzi教授在致辞中向新生表达了热烈祝贺。他指出,创新博士项目始终致力于构筑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深度融合中意两校顶尖的学术与产业资源,充分发挥跨学科方法论与创新思维的优势。他特别强调,项目为每位学员配备的“中意双导师”团队,是支持学员发展个人研究兴趣、在商业实践中做出原创贡献,并最终实现职业与学术协同发展的核心保障。

Michela Arnaboldi教授随后致辞,对新生加入创新博士项目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他们的学术之旅致以美好祝愿。

陆瑶教授在致辞中深刻阐释了博士学习的本质。她指出,这是一段从“吸收知识”走向“创造知识”的旅程,其最珍贵的部分在于理解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即能否发现问题并重新定义问题。“真正的研究,从来不是沿着他人的路径重复,而是在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发问方式。”陆教授强调,博士研究贵在沉心深耕的治学境界,勉励学员以足够的耐心、毅力与恒心,雕琢出具有思想深度的学术作品。她特别指出,随着研究的深入,数据的严谨性与证据的充分性至关重要,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最终依托的都是“真数据”“真功夫”。她还以往届同学在学术表达与数据分析方面的显著进步为例,鼓励新生踏实前行,并主动与导师建立紧密、高效的沟通机制。

Marco Macchi教授在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强调,创新与教育是构建未来的两大支柱,而任何有意义的转型都非一蹴而就,必须通过持久的毅力、稳步的进步和坚定的承诺来锻造。他巧妙地引用中国古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激励全体新生:“前方的道路或许漫长,但以毅力为罗盘,以创新为引擎,每一步都将使我们更接近卓越的未来。”

理论的探索需要实践的印证,学长学姐的亲身践悟为新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参照。2021级博士生付加成以“博士学习的五点体会”为主题,分享了从知识消费者转变为知识创造者的心路历程。他强调博士学习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慢变量”的成长过程,并详细介绍了在“双导师体系”下,如何通过定期、高效的沟通保持研究节奏与方向,最终将人工智能与电力市场预测的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七省的商业实践,实现了学术与商业价值的闭环。

2021级博士生刘春茹则从研究选题、时间管理和导师沟通三个角度分享了务实心得。她建议新生选择与自身行业紧密相关且具备可行性的课题,以此保持持续的研究热情并反哺本职工作;同时,作为企业负责人或高管,需做好精细化的时间管理,“每天带着电脑,不忘学生的身份”;此外,她特别强调了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分享了自己通过每月定期沟通,从文献梳理、实验设计到论文撰写的全流程推进经验。

2023级博士生刘记民结合自身带领裕同包装成为行业领袖的经历,将博士学习比作为企业创新“求取真经”的征途。他鼓励新生们保持学习热忱,坚守探索决心,充分利用课程、海外游学及导师资源,实现个人认知的跃升,从而点亮企业创新发展的指路明灯。

学长学姐的真挚分享,为新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随后,2025级新生代表杨虎同学表达了新生的共同心声。他表示,选择在此刻重返校园,是在持续的职场节奏中主动为自我设定的“视野拓展”与“思维挑战”。他期待通过本项目,深入探索跨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决策机制,并珍视与来自不同行业背景的同行者们进行思想碰撞,共同开启一段严谨、平等、协作的学术旅程。

开学典礼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导师见面会:共话研究蓝图,启迪学术思路

典礼结束后的导师见面会环节,与会导师(按姓氏拼音排序)——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长聘教授、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范玉顺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资产管理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创新博士项目中方学术主任李纪珍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郦金梁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创新博士项目中方学术主任陆瑶教授;米兰理工大学管理、经济与工业工程系全职教授、创新博士项目意方学术主任Marco Macchi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潘庆中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徐迎庆教授,与新生们围绕研究兴趣、学术规划及未来合作可能性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现场互动频繁,思想碰撞不断,为新生们即将展开的博士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初步指引。

入学向导:明晰学术路径,夯实研究基础

11月14日上午,中方项目主任张英俊老师、执行主任刘圣华老师、高级主管冯程瑶老师共同为新生带来了系统而详实的入学向导,深入阐述了进入博士研究殿堂的路径与方法,并结合往年经验,前瞻性地分析了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其应对思路。

老师们还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发展历程、学术资源与支持平台,帮助新生们从宏观层面理解项目的定位与价值,并就培养方案、课程模块、学习流程与学术规范等关键事项进行了清晰细致的讲解,为同学们即将开始的系统性研究学习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

随后,米兰理工大学副校长Giuliano Noci教授为新生致辞。他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引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中国古训,深刻阐述了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关乎长远发展的大计。Noci教授强调,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培养兼具专业技能、高尚品德与创新视野的领导者,是建设更具创新力社会的重要举措。他特别向中意双方的教授与运营团队致以诚挚谢意,并表达了对2026年在米兰迎接全体学生的热切期待。

致辞后,他进一步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技术对地缘政治竞争力的影响》的专题分享。Noci教授在分享中展现了其在该领域的深刻见解与前瞻分析,引导同学们从更宏大的全球视角,思考技术创新与国家竞争力的复杂关联。这场富有启发性的讲座,有效拓宽了新生的国际视野。

最后,由Marco Macchi教授为新生讲授了题为《设计科学研究》的首堂专业课程,系统介绍了该研究方法论的核心要素,为同学们接下来的学术探索之旅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随着开学典礼系列活动的圆满结束,创新博士项目2025级新生已正式步入学术殿堂,开启在跨界融合中探索创新、创造价值的新征程。